改革开放以来,林头镇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,认真贯彻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、坚持"抓住机遇、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、加快发展、保持稳定"的方针,依靠全镇人民的团结拼搏、开拓进取,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。199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8.2亿元,工农业总产值7.5亿元,分别比1977年增长24倍和22倍,人均纯收入由1977年的386增加到3088元。镇财政收入820元,比1977年增长262.6%。近十年来,该镇分别获得了"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""省物质文明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"等光荣称号,镇党委连续十年被市委、县委评为"先进党组织"。
一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。
"三高"农业发展迅速,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。20年来,该镇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,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,逐步引导农民以粗放型向集约形。1997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49800亩,总产20568吨;花生14275亩,总产1799吨;甘蔗1674亩,总产4732吨。粮油总产量平均年递增12.6%。目前全镇种植早熟优质荔枝2.8万亩,1997年荔枝总产值达5000万元,比1977年增长52.3倍,种植香蕉8000亩,1997年总产值760万元;发展蔬菜基地1.2万亩,产值1080万元,分别是1977年的11倍和15倍;利用荒山坡地和庭前院后五边地发展优质龙眼2400亩;
发展淡水养殖1860亩。199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.51亿元,是1977年的18倍。
二、乡镇企业迅速发展。
1987年我镇被列为重点工业星镇后,充分利用了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,相继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措施,树立"三高"、"三大"、"四个尽力"即"高起步、高要求、高效益"、"大动作、大引进、大项目"和"尽力措项目、尽力筹资金、尽力揽人才、尽力跑市场",持立"舍得一桶水、换来一桶水"的观念,采取了"三帮一优"政策、即优先安排地皮、优惠地价、优先解决厂方治安或纠纷,极大地激发了农了农民办企业的积极性。强力电杆厂、木头食品化工厂、樟木山建材厂、红木家私厂、塑料包装厂、茂林供气站、金融大酒店等1000余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,建成了牛屎岭至滴水4公里长的"工业走廊"。1997年全镇乡镇企业发展1200余家,从业人员达6100多人,产值达5.9亿元,乡镇企业在林头真正成了国民经济的"半壁江山"。
三、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
改革开放以来,镇委镇政府通过多种渠道,高度集中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,第一、集资2860多万元解决全镇村村有通电问题。第二、发动群众集资4339万元,改、建乡道公路127.6公里,实现村村通公路,并经市县验收,达到优良路段要求的达57.3公里。修建桥梁18座,总长858米,其中二级桥梁二座,长436米。在全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,第三、投入340万元兴建邮电大楼,全面开通各管区和学校的程控电话,是茂名市第一个率先全面实现程控电话的镇。第四、投资230万元新建5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,同进发展了亭梓、文车、秧前、北诏、那关等5个农村小集市。第五、组织资金5900万元开发建设公路北商住小区,其中投入120万元安装了街灯和进行市容绿化。第六、投入1240万元建起了计生大楼镇政府办公综合楼、派出所和法庭办公大楼。20年来,农村新建、改建楼房4348座,共计105.72万平方米,全镇人均住宅面积达38.6平方米。
四、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
全镇投入4600万元,使全镇30间小学全面实现了教学楼房化,同时新建了环成、木院、林南三间中学,建筑面积达8.7万平方米。投资78万元改建了影剧院和建设无线调频广播电台、有线电视台。投入36万元扩建敬老院大楼。1995年在全镇实现了"普九、达标,48人次分别获国家、省级数学、物理奖,1996年林头中学副校长崔加伟荣获"南粤教坛新秀"奖。林头业余曲艺队益满电白。医疗卫生保健、卫生、防疫同步发展,林头卫生院于1996年通过了一甲达标的验收评估。
五、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
20年来,我镇始终坚持"立足基层、依靠群众、注意防范、专门机构与群众性治保组织相结合"和"谁主管谁负责"的原则,大力加强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建设。尤其是1996年开展依法治镇工作以来,我们加强了宣传的力度,全面落实了社会治安责任制,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学法、用法的热潮,广大干部群众依法行政、依法办事的意识得到增强,同时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,成立治安小分队21个,义务护村队546个,有效地稳定了治安秩序。